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盟员风采

盟员风采

三尺教坛谱华章 红烛点燃青春歌

发布时间:2013-12-30

——记民盟盟员、全国人大代表孙玉秋

聂江晨

 

她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她又是一位不普通的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如一根红烛,温暖着莘莘学子的心灵,她,又如一片春雨,滋润着学生们心中的荒漠。她叫孙玉秋,系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院长,民盟盟员,全国人大代表。勤勤恳恳和兢兢业业是她的代名词,持之以恒,柔中带刚又是她的真实写照。她是一本书,一本读不完的书,从她身上,能真正感受到巾帼不让须眉的含义,她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的故事?她的身上,究竟又闪烁着哪些可贵的品质……

一、才女多娇,坚守一线教学岗位

她,出生在辽阔的三江平原,肥沃的黑土地里将她养育得楚楚动人,她没有东北姑娘的豪迈,却有江南女人的温柔,她叫孙玉秋。

孙玉秋,一个带着温婉而多情的名字,玉中至品,秋兰纳香。一进她的办公室就可以看到,一个写有“上善若水”座签赫然在眼前,这是她的座佑铭。孙玉秋说,这是她从《道德经》里看到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做人要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苍生,而不去计较和索取什么。

虽然孙玉秋已经走上了行政领导岗位,但是她仍然长期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坚持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在数学学院率先开设双语教学,多次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连续7年,每年都有学生获省优秀论文奖;率先指导本科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已结题的两批实验均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目前正在指导第三批学生;作为研究生导师,招收学生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总之,她对指导的学生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细心关怀,年复一年,一批又一批质量优秀的学生在其指导下脱颖而出。虽然身兼多个行政职务,但是,她却最喜欢叫她孙老师,或者索性让学生们叫她孙阿姨。在学生的眼中,她是一位可敬仁爱的长者。

作为第一作者,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5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国际检索机构收录17篇;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在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院长的岗位上,她带领学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获得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各一项;湖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两项;湖北省师范技能大赛二等奖一项;学院获批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零的突破;新增校级教研项目两项、重点专业一项;学院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有显著提高;专业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成功地承办了湖北省现场统计学会年会。

孙玉秋说,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是一名院长,虽然当院长有许多行政事务性的工作要做,但是,却不能忘记教师的本职,如果自己连业务都不熟练,又怎么能服众呢?

在孙玉秋的办公桌上,可以看到厚厚的一沓讲义,码起来几乎有半人高,而且,她还用笔在讲义上做了许多批注。

“无论工作多么忙,我都会多花点时间钻业业务,当老师的没有绝对的权威,业务上不进则退,为了带好学生,自己就必须要刻苦钻研,才能搞好对学生,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孙玉秋如是说。

二、抓作风效能建设,廉洁自律以身作则

作为教师,她是可敬的;作为院长,她是敬业的。在院领导班子中,虽然她是一名女性,看上去也很柔弱,但是她内心坚定,对待工作持之以恒,一旦看准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她认为,做院长,一切工作要坚持以学院发展为中心;要千方百计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将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教学科研上来;要带头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维护全院教职工的根本利益,维护学校(学院)的根本利益。上任以来,她致力于抓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学院环境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受此影响,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工作中全体成员做到了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孙玉秋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学历、职称结构。上任以后,把年轻老师提高学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多次找年轻老师谈心谈话,了解其内心想法和职业规划。针对青年教师联系导师难的问题,亲自带领他们赴北京、天津、广州等地跑学校、找导师。为了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到院里工作,孙玉秋多次联系华南理工、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工大、厦门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又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招贤纳才。

同时,在她的带领下,学院还完善了科研政策。过去,该院为了促进科研,采取经费到帐不提成的政策。这一政策起到了促进科研经费到帐总数稳定的作用,但出现了有到帐,无福利的现象。后来,孙玉秋修改了这一政策,在保障科研经费到帐总数稳定同时,确保科研经费到帐与福利增长相关联,充分调动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作为院长,孙玉秋严格遵守财务纪务,严格做到财务公开,奖酬金分配方案集体研究,分配过程与分配结果公开。决定由副院长管理财务,老师发现问题、或有疑问,均可以反映到书记、院长处予以解决,运行效果良好。她本人以身作则,从不乱花学院一分钱。任何因私接待,一律自掏腰包;因公接待,一定有班子其他成员在场,从不在外私自签单。学院承办湖北省现场统计学会2012年会,在学校研究生学院、科研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仅没有花学院一分钱,还略有盈余。

三、参政议政,为加强省属高校建设而疾呼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孙玉秋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大力呼吁国家对省属高校加大投入,使省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中重要力量。孙玉秋说,自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省属高校、地方院校等一般院校承担了占总招生规模约90%比重的培养任务,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为促进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国家对省属高校、地方院校的投入与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由于在硬件建设、待遇保障等方面与重点院校存在极大差距,省属高校、地方院校面临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难、引进难、留住难”的困难,存在省属高校、地方院校向“985”、“211”院校输送高层次人才的现状。在实施长江学者计划、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省属高校、地方院校也常常只能望洋兴叹。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制约省属高校、地方院校的发展,终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012年,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并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启动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同时,还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以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孙玉秋认为,在这些建设工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加大对地处中西部的省属高校、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那么,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等方面,必将开辟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也一定能更好的“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