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到民族地区群众心坎儿里
——民盟盟员、武陵购(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法人、董事长张瑞涛
武陵山片区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在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阐释了率先启动该区域扶贫试点的特殊意义,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先行先试的样本。
2017年,在国家民委相关司局和中南民族大学的指导与支持下,有着10余年旅游、康养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运营经验的张瑞涛着手创建了“武陵购”(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设扶贫事业部、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大学生双创中心、文创研发与运营中心、乡村振兴投资建设运营事业部。
2020年,“武陵购”扶贫模式被写入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20-2021)。
2022年,“武陵购”获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
2023年,全国工商联、国家民委联合印发了《“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实施方案》,“武陵购”被湖北省民委列为“民营企业进边疆”企业,上报到国家民委,对内蒙古巴林右旗、广西德保县、西藏日土县进行定点帮扶。
线下线上结合,销售助力群众增收
在张瑞涛的带领下,“武陵购”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助力武陵山片区及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资源与渠道优势,积极探索集生产、流通、销售、消费于一体的组织化消费帮扶、产业帮扶模式,推动“待物拓渠道,帮扶带产业”,助力夯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武陵购”实体店从中南民大扩展到国家部委、央企国企、高校等事业单位。
7年来,累计直接及协助销售武陵山区及民族地区农特产品近2.1亿元,带动农特产品走出深山、走进城市,引领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累计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带贫益贫10万余人,受到广泛好评。
汇聚高校资源,文创助力乡村振兴
“武陵购”充分利用高校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组建调研、文创、传播三大团队。
在调研方面,广泛组织相关专业师生开展中国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传播项目,先后在湖北恩施、湖南邵阳、贵州遵义等地,针对乡村振兴展开探索实践,设计相关文化传播品牌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实习、工作的岗位800余个,有效打通了课堂和产业之间的通道。
在文创方面,采用文创设计合伙人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及民族地区文化,打造集文创展览、文创培训、文创孵育、文创定制为一体的新型文创平台;平台广泛调动了师生参与文创的积极性,孵化多支文创团队,成功转化70余项文创产品。
在传播方面,以着力打造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IP为基础,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等地量身定制特色文创标识,为有关企业提供商标设计服务,全面彰显民族地区特色和创意产品特点,服务民族地区打造地理标志品牌,服务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创建智囊智库,服务助力示范建设
2022年,“武陵购”组建“华一家文化科技”实体平台,积极服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先后参与硚口区丰泽园社区、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社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大社区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参与山东省禹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和湖北省丹江口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创建及评估。此外,还就湖北利川市南坪村等地乡村振兴规划进行专门设计和指导,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南坪村成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
作为民盟盟员,张瑞涛积极践行民盟“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务实作风,不论是日常盟务工作,还是参与区工委在恩施州建始县的对口帮扶活动,不论是消费扶贫、产业扶贫,还是乡村振兴,都有他的身影、他的付出。回顾7年来的扶贫和帮扶之路,张瑞涛不无感慨:“帮扶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精神。只要用心去投入,用行动去落实,就会让贫困人群真正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
(图文:民盟武汉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