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农历: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州传真

市州传真

市州传真

民盟武汉市委主委舒晓刚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 谈“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如何开辟”

发布时间:2025-02-19

640

今年1月,全国政协2024年度好提案名单公布,60件好提案入选,占年度提案总数的1%左右。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武汉市委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舒晓刚提交的《关于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引领世界数字教育新赛道的提案》位列其中。该提案还被确定为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相关意见建议得到教育部采纳。

在提案中,舒晓刚主委建议将传统教育与数字化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并从加速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健全多方协同机制,推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鼓励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推广大数据模型三方面建言,推动我国教育数字化引领世界数字教育新赛道。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近日,人民政协报对舒晓刚主委进行了专访,以《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如何开辟?——一件好提案背后,全国政协委员舒晓刚的推动和见证》为题,向读者娓娓道来好提案背后的故事。

 

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如何开辟?

——一件好提案背后,全国政协委员舒晓刚的推动和见证

近日,DeepSeek的面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2024年全国政协好提案获得者,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舒晓刚,就人工智能的兴起,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刚出现便震撼世人的DeepSeek,将对教育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它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的手段,让不同学生的学习路径更加精准高效;它还能通过跨学科整合、促进多学科交流等方式,建立、维护、更新知识库,保证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沿性。”

一直以来,舒晓刚对教育数字化发展主题高度关注。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舒晓刚委员带着对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观察与关切,提出提案——《关于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 引领世界数字教育新赛道》。

好提案源于日常思考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我深感发展数字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应有之志、应尽之责。”舒晓刚表示,基于对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关注,自己也养成了在教学工作以及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交流调研中,时刻关注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意识。

“你越关注,就会越感受到,数字化变革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人工智能(AI)在教育数字化中的重要地位。”舒晓刚感慨。

舒晓刚以其长期植根实践的医学教育领域为例,向记者介绍:“医学教育既重视理论教学,也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就特别需要人工智能的助力。例如对人体解剖教学来说,人体资源非常必要但极其有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既可以虚拟出器官的形状,也能够部分表现器官的功能,如通过VR眼镜,就能看到一个虚拟的人体器官情况;利用混合现实(MR)技术、元宇宙技术等,甚至通过裸眼就可以看到人体器官的整体3D结构。这对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架构信息而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过去,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察觉到数字教育的实践价值,为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舒晓刚在提案中建议:“要进一步推进传统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开发,鼓励教师将传统教学内容与数字化手段有机结合,如制作生动的数字课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好提案有大力量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专门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舒晓刚表示,教育数字化战略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丰富了终身学习的渠道和资源,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数字公民提供了重要支撑。

“但直面数字化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形势,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部分教师数字化素养不足。二是教育数字化在推进上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存在。教育资源多向发达地区和城市倾斜,部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办学经费有限,一些学校相关设施陈旧欠缺,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数字化资源和师生数字素质理念存在较大差距。教育数字化的本身是为了弥合‘数字鸿沟’,但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发展产生新的差异和鸿沟,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提案中,舒晓刚将教育数字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逐一列举。

面对如上问题,舒晓刚进一步提出建议:“要多措并举,加强对教师的支持,以帮助更多教师顺利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把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作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抓手,逐步提升中西部和乡村地区学校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没有围墙触手可及的网上名校,让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能便利地享受到来自‘天南海北’的优质教育资源。”

让舒晓刚感到欣慰的是,提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国政协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除获得好提案的荣誉外,2024年,他的这件提案还被全国政协确定为重点提案,实实在在地产生了对实践的影响。

“去年8月,教育部对我的提案进行了回复,并表达了认可。今年年初,我还收到教育部寄送给我的‘2025年工作要点’,其中对深化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作了专门部署,明确将进一步完善国家智慧平台资源布局,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舒晓刚说,看到自己在提案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政协委员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倍感鼓舞。“今后我将更好地肩负起自己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关注民生、深入调研,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建议。”

好提案,还只是开始

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的大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面对教育数字化未来的发展可能,舒晓刚有着种种设想——

“当前,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的主要方向,是教育领域国际化竞争的‘新赛道’。在这一赛道中,我们要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更高水平。一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和人数最多的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其所产生的海量教育资源将是我们发展教育数字化的最大‘底气’。二是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数字领域技术,全球最大的5G网络覆盖、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的突破等都为我们推进数字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要做好统筹规划,引导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立足自身情况,围绕科研创新、教育教学、学校治理、国际交流等核心场景,系统谋划制定教育数字化战略。要坚持目标导向。应明确推动教育数字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要进一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导向,推动育人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要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数字科技领军企业发挥优势,进军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强化数字技术教育应用路径探索,打造一批典型数字化应用示范场景项目,支持校企合作开发教育科技产品。”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深刻认识到分学科化地开展数字化教育是必然趋势。因此,一要更加回应时代需要。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与数字科技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课程结构,通过增设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智能等课程改造提升现有专业。二要更加彰显学校特色。要在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形成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课程设计方案。三要更加贴近专业特点。以‘学科所需、师生所想、数字化’所能为原则,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针对性地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室、线上图书馆、大数据模型、AI教学助手等学科专属数字化工具,分学科制定数字化教育标准,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作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的高等教育,还应该在教育数字化发展中做好哪些工作?面对这一问题,舒晓刚还展开表达了自己的思考:“高等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交流。近年来,‘慕课出海’成为高教界备受关注的高频词,依托中国发起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通过构建全球融合式课堂、跨国合作办学等形式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有力促进了中外青年学生知识和观念的深度碰撞,也显著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

舒晓刚表示,基于教育数字化变革,其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也探索出了互联互通的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新模式。“我们建设了‘问学华中大’国际教育线上学习平台,邀请来自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比利时等国家多所高校的国际学生申请在线学习;打造了依托网络平台的线上国际交流项目,与海外高校合作,实现互通学时认定与结业认定;还深化了国际数字化科研合作,与国外团队合作成立了计算科学研究中心,与悉尼大学加强医工交叉合作推进了‘全球数字健康大学联盟’等平台建设,与东盟合作共建了‘武汉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研究中心’等。”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未来,我将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医学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打磨一批精品医学慕课课程,为世界医学教育数字化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舒晓刚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自己也将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慕课与在线教育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推动数字化教育及相应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中,进一步发挥委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