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中共作风建设经验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作者:傅浩 民盟恩施州委副主委、恩施州人大监察与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和空前力度,驰而不息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在作风建设上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对推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进民主党派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不忘合作初心 坚守共同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中国共产党始终抓住党性这个作风建设的根本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筑牢了作风建设的根基。其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党性决定作风,而党性强弱又取决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紧密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征程上风雨同舟、共同奋斗,形成通力合作、团结和谐的新型政党关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与国家治理,是各民主党派的基本立场和共同选择,更是各民主党派成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
新征程上,各民主党派应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性质,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引导广大成员不忘合作初心、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共同理想,确保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坚持群众路线 践行参政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夯实了作风建设的根本落脚点。
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承担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基本职能。各民主党派将“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等内容写进各自章程,形成“奔走国事、关注民生”等优良传统,在团结各自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及时反映人民群众诉求等方面,发挥出桥梁纽带和凝聚共识的作用。
新征程上,各民主党派必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植于心、落实于行,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持续提升党派成员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意识和能力,筑牢参政议政的群众基础。
抓住“关键少数” 坚持以上率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作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带好头是无声的示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带头转变和改进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掌握了作风建设的主动权。
各民主党派中也不乏道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先贤与楷模。宋庆龄一生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以“浪费就是作孽”自省自检;《爱国·爱党·爱会·爱学》一文的作者——民建先贤孙起孟,一生奉行“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生活中,他坚持不收礼、不吃请、不祝寿“三不”原则,外出考察时,总是轻车简从,甚至“罢宴”不接受吃请;张澜、黄炎培等众多民主先贤亦是以俭为美、清廉自守。
推进民主党派作风建设,必须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教育引导各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作风建设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以身作则转作风,从己做起开展自我革命。同时,更应积极担当作为,在调研中求真、在监督中求实,以勤奋务实、严谨自律的作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走在前、做示范。
坚持立破并举 推进风腐同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要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中国共产党既注重扬正气、树新风,又坚决纠歪风、压邪气,二者相互配合、并用共举,找到了作风建设的管用办法。
近年来,各民主党派深入推进“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典型在身边”等宣讲活动,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扎实推进作风建设,积极汲取身边榜样力量,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同时,各党派相继出台纪律处分办法并完善相关制度,各级地方组织逐步健全内部监督委员会等内设机构,不断健全完善民主党派党内监督体制机制。《监察法》实施以来,国家监察机关对个别违纪违法的民主党派成员依法进行查处,及时清除侵蚀民主党派健康肌体的病毒,整治腐败变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警醒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弄清楚“哪些不能做”,坚决守住作风建设的底线。
阔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各民主党派必须坚持破立并举,推进风腐同治。站在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和构建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高度,通过抓典型、树榜样,为改进作风树立鲜明导向,通过反腐败、除毒瘤,为作风建设画红线定底线。通过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