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渺星空中,湖北武汉知音文化宛如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星辰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知音文化内含的灵魂共鸣、情义至上、艺术交融、文化传承等特点,蕴含的和而不同、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等理念,高度契合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求同存异的基本方针、联谊交友的重要方式。
5月29日,统战文化博览汇主体项目“东湖论坛·遇见文化”系列的第三场——“东湖论坛·遇见知音文化”活动,在武汉市汉阳区古琴台举办。此次活动由省委统战部主办,武汉市委统战部、武汉市中华文化学院、汉阳区委统战部承办。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邵志祥,中共武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勇政,汉阳区委书记徐丽出席,中共汉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斌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这场遇见活动,以古琴台历史底蕴为依托,采用“主题研讨+沉浸体验”模式,实现新时代统战工作与传统文化场景的激荡融合。
在主题研讨环节,民盟省直江北支部副主委、武汉琴台古琴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罗成伟全景解析知音文化”五个一”系列作品,即“一谱一书一画一片一曲”,生动诠释知音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一谱”:《研露楼琴谱钩沉》琴谱不仅复活了古曲,更搭建起全国性的古琴学术交流桥梁,正是文化统战工作“团结联合”精神的最佳诠释。“一书”:长篇小说《知音新琴缘》再现历史场景,延续了伯牙子期“以志相和”的精神内核,传递出和谐包容的价值观。“一画”:连环画绘本《知音新琴缘》让知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促进不同群体的情感联结,让文化强音持久回响。“一片”:电影《琴谱》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统战理念融入其中,让知音文化在跨时空共鸣中完成当代转译。“一曲”:主题曲《嗣音》则让“知音文化”承前启后、薪火相传。
罗成伟认为,知音文化是武汉的,更是世界的。“知音文化五个一”系列作品的问世,不仅是对千年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更是新时代文化统战工作的生动答卷。未来,武汉将继续以知音文化为帆,在文化统战工作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知音文化交流分享环节,民盟湖北省委直属知音委员会主委陈永明,与汉阳区作家协会主席伍剑围绕“知音文化和统战工作“进行对话,交流分享“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经典传说和当代启示。陈永明表示,“文化是政治的土壤”,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恰恰为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智慧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知音文化中“生死不负”的承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一脉相承。从新中国成立时邀请民主人士共商国是,到新时代完善政党协商制度,这种文化基因让统战工作超越了简单的利益联结,升华为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面向未来,知音文化在统战工作中还能释放哪些潜能?陈永明认为,汉阳丰富的探索让文化统战工作真正实现了“传古韵而生新声”,一是教育浸润的立体化,将知音精神转化为基层调研、民生服务的实践课题,实现从文化认知到价值认同的递进。二是品牌建设的生态化,将社区治理、政治协商、新阶层联络等场景串联,形成“文化共识-制度协同-行动共振”的闭环。三是价值激活的多维化,用知音论坛撬动智库建言,用知音文化创投大赛打通文化认同与产业落地的通道,用“知音驿站”场景让文化交融自然发生。
当天的活动由民盟汉阳区工委副主委梁星主持,在分享交流环节之后,梁星带领与会领导和来宾参观了古琴台和非遗市集展示。
知音文化,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它以山河为谱,以岁月为弦,在天地间弹奏着永恒的知音交响,是江汉潮涌中的琴瑟和鸣,是荆山楚水间的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