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教育部发布小升初新政:就近免试入学 减招特长生

发布时间:2014-01-27
 

“小升初”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关于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相关规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小升初”制度,教育部1月26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学校无权选择学生

《意见》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明确划片后,要为每个初中确定入学对象(生源)的具体方式,允许各地根据实际采取对口直升和随机派位两种方式安排小升初升学。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办理入学手续。

优质初中对口多所小学

划片合不合理关乎政府公信力,关系到广大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认同度。《意见》确定的主要划片方式是“单校划片”,即直接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考虑到学校间发展水平不平衡,《意见》同时规定,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即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的各片区办学水平要大致均衡。多校划片的初中,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意见》要求片区划定后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以加强监督。

“僧多粥少”将随机派位

为确保优质初中入学机会均等,允许片区内所有学生报名。当出现学生报名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情况时,要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随机派位是指采取摇号等方式随机确定初中学校录取学生。为确保公平,我们要事先告知,切实保障家长、学生的知情权。未能进入参加派位学校的学生,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就近原则安排进入其他未招录满的学校就读。由于有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初中在一般学校就读的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

特长与入学逐步脱钩

一些地方将特长与招生挂钩,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意见》提出要逐步减少特长招生。要求弱化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与招生入学挂钩,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随迁子女上学需提前咨询

《意见》根据义务教育法明确的管理体制规定,小升初组织实施的每个环节均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进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入学总体原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具体实施也是由县级进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入初中就读的,应提前向输入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

新闻分析

特长减招 可喜的一步

近年来,在“小升初”过程中不断异化的“特长生”“推优生”现象,已成为备受关注、饱受诟病的教育乱象。政府减招“小升初”特长生的做法虽然赢得了很多家长的欢迎,但从实现教育公平的长远进程看,仍是治标之策。当前很多初中学校对特长生的界定标准不一,什么是特长、谁更有特长往往是校长或主管教师说了算,而在小学阶段,与“小升初”挂钩的相关奖项评定更是五花八门,有些规则学生和家长根本无法了解,评定过程或结果也并不公开。毫无疑问,这些做法都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原则,触痛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减招“特长生”,不仅要对过去因为“择校”而产生的混乱进行一次清理,更应对招生录取环节的权力进行清晰界定。特长生的评价标准应由专业组织来研究制定,学校的录取权力应在社会监督下运行,与招生录取相关的信息应予以公开。唯有如此,才不会有暗箱操作的空间,才能提高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任度、满意度。

教育公平是亿万家庭的共同期盼,是我国法律的刚性要求,是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道难题。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政府要敢于直面利益纠葛的改革难点,从升学政策制定上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摆脱“一事一议”型的修修补补。更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强化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从源头上切实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并愿意在家门口上好学。(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