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盟员风采

盟员风采

民盟盟员、中科院科学家胡小刚中山站极地科考500天

发布时间:2018-12-10


耐得住寂寞,抗得住严寒,我的心在祖国南极的科考事业

     ——民盟盟员、中科院科学家胡小刚中山站极地科考500天


胡小刚,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测地所)研究员,2009年加入民盟。2016年11月他作为一名研究南极地球物理的科学家,登上了开往南极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开始了他漫长的500多天的南极科学探索之旅。胡小刚博士作为第33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中年纪最大的越冬队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用长周期地球自由振荡研究地球上地幔的深部结构,横贯南极山脉和南极大裂谷下的地幔结构是胡小刚博士最关注的研究区域之一。曾四次申请到相关研究的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多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他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人,但也是一名孤独的探索者。此次他携带了两台地震仪和一台重力仪踏上南极大陆,承担了精密测量南极大陆地震波和重力变化的艰巨任务。科学研究和探索是一个漫长而又孤独的旅程,需要科学家的勤奋和努力。胡小刚博士虽然研究南极地球物理多年,但此前还从未真正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为了能够参加这次南极科考,他在身体上、心理上和学术上准备了足足10年,这次携带价值2百多万元的设备也是他三年前申请中央财政专项科研经费购买。能够前往南极科考,也实现了他多年来的科学夙愿。

中国科学家搭乘雪龙号去南极中山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雪龙号”身兼数职,即是运输船又是科考船,还是南极科考的指挥部。往返南极中山站,需在船上度过1~2个月。狭小的船仓,恶劣的海况是对每一个科考人员身体素质和意志的严峻考验。胡小刚说:穿越变幻莫测的“魔鬼西风带”时,雪龙号上一些队员都出现过程度不同的晕船反应,但是他完全没有。这得益于他常年的锻炼身体,平时的胡小刚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游泳、骑自行车和徒步健身。他说:“身体素质是做科研的基础,科学家应该有强健的体魄,否则应对不了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基础科研工作。”

当胡小刚踏上南极大陆的时候,他发现位于距海边几百米的一个小山岭上的始建于1991年的中科院测地所固体潮观测站仅仅是由集装箱改装而成观测站,外表沧桑,其年龄甚至已超过了很多去南极考察的年轻队员。就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工作站,胡小刚安装调试好携带的科学仪器,更新了以前的旧设备,一个人完成为期400多天的观测任务,为我国极地地球物理测量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中科院测地所在南极中山站的观测站

中国南极中山站始建于1989年2月,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东部普里兹湾海边的拉斯曼丘陵,靠海一面被大量的从埃默里冰架落下的冰山包围,这里寒冷又干燥,还是暴风雪经常肆虐的地方。站在这里,放眼望去,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和地处热闹的西南极“长城站”相比,中山站显得孤独、寂寞而冷清。周围只有距中山站约1km的俄罗斯“进步站”和12公里的印度“巴拉提站”。和周边考察站相比,中山站的科考设备更先进、物质供应更加丰富,考察队员待遇也更高,由此,胡小刚博士切实感觉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在中山站的这400多天里,除了单调与煎熬之外也有丰富与充实。胡小刚博士除了完成日常的科研任务以外,经常和别国的科学家们进行交流互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还教会了俄罗斯考察队员使用微信,回国后胡小刚博士仍然使用微信和俄罗斯科学家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2017年的3月,大批夏季科考队员乘雪龙号撤离中山站后,整个中山站就只剩下了19名越冬队员,此时的南极也开始进入没有阳光的漫长的冬季。与夏季相比,南极冬天的天气和环境尤为恶劣。越冬队员们承受着极昼和极夜以及各种严酷自然条件的挑战,这时候,考察队员往往会出现明显情绪低落、焦躁不安,也会引发失眠等。孤独寂寞更是考察队员面临的最大挑战,对此,只能依靠考察队员的毅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慢慢适应极昼极夜带来的各种紊乱。冬季南极中山站周边的天气条件十分恶劣,进入5月份还未降雪经常刮过10级以上大风。大风将地面地沙石吹起,落在海冰上,将中山站傍边的海湾变成了一片黄色沙漠。即便是这样,胡小刚每天都要从基地徒步2公里去工作站,给机器设备做日常的检查、维护和调试,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往往一呆就是3、4个小时。由于工作条件简陋,一些很平常的工作也会变得异常艰难。

20178月份,中山站迎来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的风暴,风速高达14级,这场风暴掀掉了俄罗斯考察站的防水屋顶,将印度“巴拉提站” 的地磁观测站吹的踪影全无。胡小刚说他终于直观的领略到了大自然势不可挡的力量。中科院测地所在中山站的地球物理观测站,虽然老旧真称得上是“房坚强”。除了铁皮屋顶被大风吹得有点起翘,其它却安然无恙。胡小刚一个人搬来许多的石头,爬上两米多高的房顶,将起翘的铁皮压住。虽然观测站的条件简陋,科学工作是不能耽误的,他希望这些“南极石”能让“房坚强”再多坚持几年。当问及他为什么不找人帮你呢?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任务,大家都有彼此需要坚守的职责,能不麻烦别人的事情尽量自己来。”胡小刚答道

科学研究需要科学家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去发现事物表面下普通人看不到的现象。400多天的观测,枯燥,单调。胡小刚说刚开始觉得很孤独,周围除了冰雪和戈壁,就只剩下呼啸的风声了。他说因为没有白天,在南极的日子他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时间久了慢慢觉得孤独也是一种享受,四周静的出奇,让他心无旁骛沉浸在科学研究中。做科研需要坚持,科学岗位需要坚守,而科学家需要有一颗坚强而执着的心,才能熬过南极冬季慢慢的长夜,迎来夏季黎明的曙光。400多天的观测,胡小刚收获了一系列的地震和重力观测数据,这为他未来的科学研究拿到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


胡小刚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惊喜”。中山站偶尔会来几只小个头阿德雷企鹅,有一次居然来了一列近百只迷路的大块头帝企鹅,呆萌的企鹅没见过眼前这群“两脚兽”,像串门子一样在考察站里溜达。这可把考察队员高兴坏了,个个兴奋的像没长大的孩子,拿出相机一通狂拍。“

当问及胡小刚这次南极考察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他心情变得沉重沉重起来,说:“在南极恶劣的自然条件,生活的枯燥、单调、心里的孤独、都不算什么。”唯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在他到南极科考的第二年,年迈的母亲病逝,自己却不能在身边尽孝送终。心中的万分悲痛,也只能面朝大海,向着母亲的方向寄托哀思。出发去南极的那一年,胡小刚已经53岁了,这或许是他此生最后一次机会前往自己耗费半生精力研究的地方。但此时的母亲已是风烛残年,身边更是需要他的陪伴与照料。走?还是不走?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纠结。忠孝不能两全,胡小刚博士毅然选择了祖国的科考事业。然而母亲也是一位老科研工作者,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科研工作需要和对科研梦想与执着,老人家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挥挥手和儿子作别。临行前的夜里,胡小刚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只是没想到这一别便是永远!“此次南极科考,对他个人来说付出的代价太大,如果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不全力以赴,多出成果,不仅愧对自己,更愧对逝去的母亲。”胡小刚最后说道。

胡小刚的南极科考凝聚了科研人员对事业的无懈努力和对梦想的坚守,也是科技人员探索自然和挑战困难的优秀典范。作为新时代的盟员,一股勇气,一份执着、一份坚守、胡小刚唱响了属于自己的最强音,也唱响了科技报国强国的最强音!(民盟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