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

学习贯彻新思想 争做称职参政党成员

发布时间:2019-05-06


学习贯彻新思想 争做称职参政党成员
民盟襄阳市委  杨昌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0周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每一位政协委员、每一位民盟盟员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的讲话中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论述,令我感触很深。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个新型政党制度,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二是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三是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模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断裂的弊端。经过70年历史经验证明,这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经得起实践经验、最受全体人民拥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领会、悟透、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理论,做一个称职的参政党成员,已经成为每个民主党派成员的共识。
一、学习新思想,明确参政党的政治定位
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立什么制度,必须是人民自己的的选择,没有也不可能有全世界统一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国人民自觉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共同经历中,自主的选择。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坚决拥护共产党执政,坚决接受共产党领导,是每个民主党派成员的初心所在。
中国民主同盟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民主党派。《盟章》开宗明义:“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是历史和现实最科学的选择,凝聚了几代民盟先辈的心血。革命时期,民盟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由主张“团结、民主、抗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于1944年9月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反对内战,锻炼了自己,纯洁了组织。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后,民盟积极响应。1949年1月,民盟公开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民盟第一代领导人进入中央政府最高层,在共产党领导下,参加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后,作为参政党,民盟主动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服务。民盟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八个民主党派中最大的一支队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盟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各项工作,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几十年风雨洗礼,培养了一批与中共肝胆相照的民盟先辈,教育了一批同心同德的民盟后生,更加坚定了民盟成员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与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二、贯彻新思想,发挥参政党的独特优势
民盟襄阳市级组织是参与襄阳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自1986年建立组织以来,在中共襄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队伍建设、能力提升、活动开展、社会形象得到了全面发展,教育、文化、科技界界别特色得到了彰显。到2018年底有3个总支、1个直属支部,10个基层支部,303名盟员。中共襄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一战线政策,在政治安排上给予民盟更大的关注,目前,民盟有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13人,政协委员53人,共66人,占总人数的22%;其中省政协委员2名,市政协副主席1人,市人大常委1人,市政协常委6人,他们是活跃在襄阳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2016年8月换届以来,新一届民盟襄阳市委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和履职能力能力建设,积极为“一极两中心”建设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共提交集体提案52件,立案31件(2019年十四届三次全会立案暂无数据),民盟界别政协委员个人提案65件,立案59件,(2019年十四届三次全会立案暂无数据)。集体提案被市领导领办的重点提案12件。2篇集体提案被市政协评为“十佳政协提案”。2016年至2018年底共报送社情民意80余篇,被采用30余篇。2018年十三届二次全会杨一被评为“十佳政协委员”,2019年十三届三次全会李小燕、杨一被评为“十佳政协委员”。
2016年盟市委被盟中央评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被民盟省委表彰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信息工作二等奖”;盟市委被市政协评为“提案先进单位”,杨昌红被表彰为“市政协先进个人”,归建文被表彰为“市政协提案先进个人”,廖爱红被表彰为“优秀市政协委员”。2017年,盟市委被盟省委表彰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民盟樊城区总支屏襄门支部被盟省委表彰为“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先进集体。2018年,民盟市委被民盟中央表彰为“思想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群言杂志社2018年度发行工作突出成绩奖”,被民盟省委表彰为“组织发展工作先进集体”“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盟员陈志华撰写的理论研究文章《新时代人民政协智库建设问题研究》,被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表彰为2018年优秀论文奖。
民盟襄阳市级组织建设和发展的经历充分证明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履职水平,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才能有位,有作为。
三、践行新思想,提升参政党的履职能力
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主党派应加强“五个能力”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水平。这是他对每个民主党派成员的殷切希望,这一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把握能力是参政党成员的第一要求和根本要求。所谓政治把握能力,就是民主党派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盟章》第三条标明:民盟“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关键处、敏感点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抵制一切破坏团结、损坏稳定的言行。
参政议政能力是参政党职责所在和基本要求。盟章对参政党职能规定为“一参加,三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过硬的参政议政能力是更好地履行职能的保障,是体现参政党存在和发展价值的基础,也是对每个民盟盟员的基本要求。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建言献策是为民代言、为民立言,这是责任所在,责无旁贷。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才能把参政议政的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必须树立为民意识,增强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立足点为民,了解民意,反映民意是参政党参政议政的基本任务。树立特色意识,突出民盟界别特色;树立精品意识,增强参政议政的水平。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体现专业,为党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实情和依据。
组织领导能力是参政党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处于参政议政的第一线,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水平影响着参政议政的水平,提升组织领导能力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强组织领导能力,做好“三个认同”。一是身份认同,在具体工作中,淡化党派成员的身份意识,积极主动融入现实的组织中,否则便成为另类,不利于开展工作。二是岗位认同,党派成员到具体工作岗位,有着双重身份,双岗建功,把身份与岗位统一起来。三是角色认同,党派成员大多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专业技术工作,是学有所长的专家,组织领导能力弱、政治社会活动经验少,角色转换后,必须积极主动适应,真正使自己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所联系群众不断走向进步、致力于共同事业的桥梁和纽带。
合作共事能力是党派成员的基本功。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践的基本形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方式,民主党派成员善于合作共事,是履职尽责的基本功夫。党的领导是根本,互相信任是前提,与人为善是原则,平等协商是方法。每个党派成员要放下身段,端正态度,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合作共事能力。
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是新时代党派建设的基本任务。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是指人们运用观念、规则、一定的程序方法等发现党派自身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政治组织必须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通过组织原则和组织的力量解决问题,确保自身健康发展。
五种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建设提出的要求,他们分别有所指向,但又融为一体;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要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努力提升,为更好履职尽责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