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坐上返程的大巴车时,我突然有点不舍,当汽车飞驰于高速公路,车窗外,树木、房舍和田野快速从眼前闪过时,我心潮澎湃, 思绪万千。
是啊,基地老师总结的好: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我想,我们来井冈山是值得的!短短的五天革命教育培训,让我们学员大受震撼和感动,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洗礼,收获满满。
借用孟晚舟女士的一句话,如果信仰有颜色,我们一定选择中国红。因为红色,是我们的旗帜,是我们的底色。而井冈山,无疑是我国最早、最深、最鲜艳的一支红。井冈山的“红”,绝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地方特产“红米饭”、“红米酒”,也不是因为有一枝枝、一簇簇市花“映山红”,而是有大江南北、万里江山红旗招展的红。1928年朱毛红军在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他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逐步形成燎原之势,并最终取得胜利。当今的井冈山,你仔细看看,从山上到山下,从城里到城外,无时无处不透着一种“红”。因此,井冈山,被海内外评价为 “红色摇篮”。我以为,这评价是恰如其分,也是实至名归的。因为她的红,是用无数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群山环抱,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有五百里井冈之称。这里景色优美,有雄伟厚重的大山,有轻盈高洁的白云,有碧波荡漾的湖泊。居住在山里,让人心旷神怡,是一个让人放松心情的好地方。然而,我清楚的记得,培训期间我在井冈山曾三次落泪。
第一次是在井冈山烈士陵园。我们襄阳市民主党派成员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一行40余人,在烈士陵园下排列好四纵队伍,选了两位同志扶抬敬献的花圈,走在队伍最前面,缓缓的拾级而上。在纪念碑前,当我们再次列齐队伍,静静站立时,当薛部长开始整理挽联时,当我们默哀和三鞠躬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庄严和肃穆。现场教学的老师,讲课是生动的,也是残酷的。她列举了几组数字,瞬间让我们心情低暗和难过起来。她说,井冈山牺牲的烈士非常多,总计有四万八千多人,然而,烈士纪念碑镌刻有名有姓的烈士仅有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人,大多数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敌人的手段是无情的,也是惨无人道的。大井(村)原有2000多人,100多户人家,井冈山开始闹革命后,据统计,被敌人残忍杀害后仅剩800多人,被灭绝69户人家。为了革命,无数英雄儿女前仆后继,王尔琢、张子清、何挺颖、伍中豪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将领壮烈牺牲。而他们,有的年仅23岁,有的年仅2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青春年纪!听到这些,我们学员不仅唏嘘感慨,悲痛惋惜起来。我心中默默的问:什么是井冈山革命精神?井冈山革命精神,就是有他们这样一群舍生忘死,为理想为主义,敢于用青春、用生命浇灌的精神!伍若兰是朱德的妻子,两人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和战斗情谊,惺惺相惜,结为夫妻。据说,她容貌秀丽,有文化,会使双枪,是难得的文武人才。在一次掩护军部机关转移时,不幸受伤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和利诱,伍若兰铁骨铮铮,刚强而又决绝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赣江水倒流。敌人见无计可施,最后残忍的将伍若兰杀害,并将其头颅悬挂于城门上。而当时,伍若兰已有孕在身,年仅26岁。现场教学老师,在讲到伍若兰烈士慷慨就义的事迹时,声音忽然变得颤抖起来,眼中泛起了泪花。我们学员队伍中,有许多人也忍不住哽咽起来,有的甚至小声哭泣,而我,早已泪流满面。
通过教员的讲解,我理解井冈山精神在当时是具有伟大而非凡意义的。一是,它第一次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对峙局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军队是“剿而不死”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二是,说明红色政权已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拉开了国民党反动派垮台的序幕。三是,区域的星星之火,树立了一个成功革命区典范,继而在全国形成熊熊大火,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井冈山的山上绿化很是特别,主要是松树、翠竹和映山红。我观察过,革命烈士陵园和小井红军医院山上大多是松树,红军挑粮小道山上几乎全是翠竹。我猜想,栽种松、竹是不是有特殊寓意?象征着烈士们具有“不畏艰难”和“坚贞不渝”的高贵品质呢?我想一定是的。女革命家曾志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坚贞、无畏、无私、高尚”品质的奇女子。为了革命理想,她将刚出生仅26天的亲生儿子送给老乡抚养,为了陪伴小井红军医院被敌人枪杀的130多位红军死难者,她遗嘱将自己的一半骨灰葬于小井红军烈士墓的山坡上。革命胜利后,虽位高权重,但她从不徇私,甚至对于失落在外20多年,心有愧疚的儿子也不谋一点点私利。1998年临终时,她准备了87个信封,将自己攒下的6万余元工资全部捐献给了希望小学。听闻这些,我突然想到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想,曾老是完全当得起这句话的,她完全做到了,她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她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听着教员用苍老的、略带沙哑的声音,慢慢的背诵起曾老的留言《生命熄灭的交代》: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设灵堂;京外的如志修、曼华、春华,井冈山的来发,金龙都不要来奔丧;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知打搅;遗体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骨灰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石头下。埋下去,静悄悄的,决不搞什么仪式……遗嘱中这些无私、公道正派的话,这些情系战友百姓的话,甘愿舍弃一切的奉献精神,让听闻着无不为之动容。当时,我的眼泪,刷的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许多的学员,也是眼含热泪,有的已在拿纸巾擦拭。
当我们整整齐齐、静静的伫立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前,教员先分发给我们每人三张小白纸和一根小白绳,然后,平静耐心的教我们折叠小白花。随后,学员一队队,一个个的围着烈士墓逆时针瞻仰,我们依次将折好的一朵朵小白花摆放于花坛边沿。看着一排排整齐的小白花,猛然间,我心里有一丝丝羞愧,因为我折叠的小白花有些蹩脚。我自责的想,我为什么没能将小白花折的完美一些,再敬献给烈士们呢?当我还在懊恼时,有一支小军号低沉地、缓缓响起,军号声悠远,似远方来,带着呜咽,带着悲伤。我想,这一定是当年送别遇难战友的军号声。它悲切地说,战友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为你们报仇!革命一定会胜利!想着想着,我的眼圈又湿润了。我想,我的眼泪里估计还带着一丝懊恼和羞愧吧。
推开历史的大门,井冈山,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太多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的人!培训期间,我们还参观了茅坪八角楼、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龙江书院,重走了红军挑粮小道。革命先辈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毛主席夜晚使用一个灯油芯的艰苦朴素事迹感动着我们,挑粮小道的艰辛教育着我们。我们无时无刻,无时无地,不被感动。我在井冈山下凝视,大山绵延起伏,威武雄壮,它向我述说了革命故事的悲壮;我在井岗山上仰望,白云飘飘荡荡,洁白如棉,它向我展示了革命者的忠贞不渝;我在井岗山龙潭俯视,一潭潭的绿水,默默无语,它向我见证了烈士们的碧血丹心!
井冈山,一座星火燎原的城市,一座让人感动泪目的城市,一座让人心潮澎湃的城市!
回归现实,作为民盟盟员,我要如何践行井冈山精神呢?我觉得,就是要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井冈山,我们走了。我想,我们还会再来的,带着我们的子女。